2004年12月26日(當地時間)印尼發生地震引發的海嘯襲擊了普吉島(12月25日)。當時我就在那裡。
我和妻子收拾行李到普吉島休假,辭職已經大約5個月了。
那時,玩樂也開始感到無聊,於是我便在潛水店當潛水長,準備考取潛水教練資格。
海嘯摧毀了普吉島西海岸地區、甲米和皮皮島。
皮皮島的飯店和繁華街區都被淹沒,然後退潮後,整個島嶼變得一片狼藉。
海嘯襲擊後的幾天,潛水店也受到損害,所有的潛水活動都停止了,所以我開始協助從韓國來的志願服務隊。
清晨,我接到普吉島Sunrise Guesthouse(現在已經不存在了)的Joy老闆的電話。
志願服務隊的隊員們都住在該民宿。
他說需要有人開貨卡將行李載到開往皮皮島的船上,但找不到司機。
我欣然答應,趕緊前往民宿,但行李已經全部裝好了。
我接過鑰匙,只聽到時間很緊迫,就立刻出發了。
只知道要載到名為Paradise 2000(雙帆船)的船上,於是我猛踩油門。
普吉島有兩個前往皮皮島的渡輪碼頭:考斯萊碼頭和拉差達碼頭。
當時我以為只有考斯萊碼頭。
我只知道考斯萊碼頭,所以直接開車前往那裡。
我走了一條當地人才知道的捷徑,比預計時間早到碼頭。
但是,船卻不見蹤影。這時我才意識到出事了。
『糟糕!該死!』
背脊發涼。
我開始回想出發前的事。
『你知道渡輪碼頭在哪裡嗎?』Joy老闆問道。
我稍微猶豫了一下。
『應該只有一個碼頭吧?』
但是,我感覺碼頭的名字好像有點不一樣……?
『也許只是不同的叫法?』
當時我應該仔細詢問的。
『不,我不知道。』我應該這麼回答的。
但我卻鬼使神差地回答了『知道』,然後坐上了駕駛座。
即使知道,也應該再次確認,並仔細詢問。
我打電話再次詢問碼頭名稱,並向附近的嘟嘟車司機詢問拉差達碼頭在哪裡。當時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Google地圖服務。
人們紛紛伸出手比劃,七嘴八舌地想要告訴我方向。
這時,一個年輕人走上前,說了句『Follow me』,然後發動了摩托車。
我跟著他開始疾馳。
我拼命踩油門,穿梭在小巷中,好不容易
到達拉差達碼頭時,已經晚了大約5分鐘。
船和人們都在等待著,車一到,志願者和船員們就蜂擁而上搬運行李。
雖然沒有晚太多,但真的讓我一個人焦頭爛額地開車。
下車後,我發現背上已經濕透了。
我應該把不懂的事情說出來,仔細詢問並確認,才能處理好事情。
從首爾開始工作以來,我似乎對承認自己不懂的事情感到抗拒。
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害怕承認自己不懂。
結果事情搞砸了,最後還是後悔莫及。
從那以後,我下定決心,不懂的事情就不要裝懂。
後來,與我一起工作的其中一位隊員對我說:
『XX先生,您不懂的事情就會說不知道,真是太了不起了。』
我不知道那是稱讚還是諷刺,但我選擇把它當成稱讚。
但最近,我發現自己又開始裝懂了。
回到韓國後,我待得太久了。
在我們的社會中,說不知道就像犯了什麼罪一樣。
明明沒有做錯什麼,只是不知道而已。
也可能是不知道。
學習就能知道了。但是,
我驚訝地發現,自己不像以前那樣勇敢地說不知道了。所以,
應該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。
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,
因為習慣性地不假思索地說話,
當我不知道的時候,我無法坦率地說出來,我會猶豫不決,
或者犯下裝懂的錯誤。
『我不太清楚。』
我必須重新振作起來,不懂的事情就說不知道,這樣生活下去。
照片:Unsplash的Brett Jordan
到達碼頭後,
我想付錢給帶我來的嘟嘟車司機,
但他拒絕收錢,很酷地離開了。
因為我們是志願者,
他知道我們載的是給災民的飲用水和重建工作所需的物資,
所以他不想收錢。
雖然只是用簡單的泰語和英語進行的短暫對話,但我充分理解了他的心意。
我一開始對泰國人有偏見。
因為普吉島是觀光勝地,我一開始接觸到的是服務觀光客的商家,所以產生了偏見。
搭乘嘟嘟車時,總是需要和司機殺價。
如果按照他們一開始喊的價格付錢,很容易被當成冤大頭,漫天要價是很常見的事情。
我原本以為他們只在乎錢,
但當我穿上志願服務背心搭乘嘟嘟車時,他們卻自願不收錢,還很樂意載我們,並豎起大拇指。
他們知道我們在幫助他們,所以也願意提供自己能提供的資源。
那一刻,我的偏見消失了。
關於泰國人的友善,我還有很多話想說,下次再跟大家分享。
簡單來說,他們非常友善,而且很愛笑。
在泰國,最棒的事情就是只要四目相對,人們就會露出笑容。
年輕貌美的姐姐,以及長相粗獷的叔叔,都不吝於展露笑容。
照片:Unsplash的Mathias Huysmans
為您的挑戰加油!
Just keep going。
评论0